暨南医科大学
用精确的数据分析,证明疗效
典型病例介绍黄XX,男,52岁。因胸闷,活动后气短而收入院,入院后心电图提示胸道联V1~V5T波低平~倒置,S-T无偏移,其它有关检查均无特殊。入院后经常规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,2周后心电图复查未见变化,即加用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30次,每次治疗60分钟,病人症状消失,心功能改善,心电图复查,完全恢复正常而出院。(附心电图复印件)。
例2:冠心病、陈旧性心梗,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。 朱XX,男54岁。因胸闷,气短,心前区疼痛第三次住我科,人院后心电图异常。常规扩管,活血化瘀等治疗,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,便胸闷症状仍然存在,此时加用心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,一周后胸闷症状完全又复发左胸道联V5-V6T波由双向、倒置变为直立,病人因经济原因而出院,未继续治疗。出院后一月症状又复发,出院后第四次入院,心电图V5-V6道联T波又出现倒置,患者要求再次作心V5-V6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,现正在治疗中,准备完成一个疗程后复查。例3:心肌病(肥厚型) 徐XX,男,54岁。因胸闷,心前区疼痛,活动后气促,夜间不能平卧,反复住我科5年余。入院后心电图提示严重心肌缺血,胸道联S-T段明显下移,0.4~0.5MV,全程道联T波倒置,且部分胸道联T波深倒。初始诊断冠心病心绞痛,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,心功能不全。经常规药物治疗,效果不佳,后经冠脉造影等检查,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,心肌缺血,心功能不全。心电图多次检查无改变,病人主观症状时而加重,基本上不下床活动,双下肢肉萎缩,每天离不开氧气(约1~2次/天输O2)。基于上述情况,我们试用心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持续25次,每次60分钟,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,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,胸闷基本消失,心电图复查胸道联T波深倒变浅,V2~V5S-T压低由0.4~0.5MV改善,现为下移0.2~0.3MV,患者已基本不需要氧气,可下床活动,精神状态明显改善,完成第二疗程的治疗后已出院。
例4:植物神经功能失调。 王XX,男,48岁,门诊病人。患者反复胸闷、睡眠不好,全身不适,多汗,而进行多方面检查(心电图,动态心电图,心脏彩色多普勒,经颅多普勒,血粘度、血脂等),均未发现异常,临床考虑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,开始应用心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,治疗5天后,患者自诉睡眠明显改善,多汗症状消失,治疗10天后胸闷症状也完全消失。
例5:颈总动脉粥样硬化,斑块形成。林XX,女。 患者反复眩晕,活动头部症状加重而入院,无明显黑朦及胸闷症状,入院后经多项检查,彩色多普勒发现颈总动脉粥样硬化,右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,即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,症状改善不明显,后加用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30天,患者眩晕症状完全消失,彩色多普勒复查,粥样斑块无明显变化,但收缩期及舒张期血流速度无有所增快,继续治疗40天再彩色多普勒,右颈总动脉粥样斑块明显缩小。
0756-33726810756-3347287
www.zhhcyl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