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临床应用38例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,亦是危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,虽然目前对此有关的治疗方法较多,但疗效不尽满意。我科从1996年以来,应用皇城公司心脑血管治疗仪(简称心脑仪),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,经多项指标的检测结果,揭示具有良好的疗效,现总结如下。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38例,其中冠心病18例。高血压病(Ⅱ期)8例,高脂血症6例,老年性动脉硬化症2例,脑梗塞2例,颈性眩晕2例。本文资料38例中,男性27例,女性11例。平均年龄56±13.8(X±SD)。 治疗方法 采用皇城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心脑血管治疗仪,该仪器通电后即输出交变电磁波,受治者静坐于特制绝缘的治疗椅上,每次30分钟,每日1次,15-30天为一疗程,如需要可连续治疗二个疗程。治疗前、后对血压、血脂、心功能和心电图等进行检测,其资料经统计学处理,以X±SD表示,并用t检验,p<0.05具有统计学意义,p<0.01则为显著性差异。 结果与分析 一、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从表上所见,“心脑仪”治疗后对心电图的改善表现为:(1)PtfV1绝对值减小:PV1的终未电势是反映左室的舒张末压,观察PtfV1的变化是评价左房压力和心功能变化的一项很敏感的指标,冠心病人有左心功能不全时均可出现PtfV1绝对值增大。“心脑仪”治疗可使左室舒张末压下降,心脏负荷降低,改善左室的功能,从而使PtfV1绝对值减少。本文资料,18例冠心病有15例出现PtfV1绝对值增大,经“心脑仪”治疗后,绝对值的改善率<0.04m’s为54.4%,<0.06m’s的为25%。(2)改善ST-T变化,Vs道联ST-T变化是反映冠脉及/或心内膜下的供血状态。经“心脑仪”治疗后使ST段下移0.5mV者有60%恢复正常,下移1.0mV者有20%下移的深度变浅;T波变化亦有不同程度的逆转(见表1),提示“心脑仪”治疗可改善冠脉及/或心内膜下的血供,从而调整心肌的顺应性。(3)恢复Q-T间期的延长;从表1所见,Q-T间期延长者经治疗后有66.7%患者的Q-T间期缩短至正常,说明“心脑仪”治疗可通过冠脉供血改善,增加了心肌的血氧供应,由此而改善心肌损害及其心肌的复极功能。 二、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本文资料,高血压病8例加其它病种伴有不同程度血压增高者共28例,经“心脑仪”治疗一个疗程后,血压和心肌耗氧量都有明显的降低 (P<0.05),尤其是平衡动脉压和心率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(P<0.01)。 三、治疗前后血脂及其比值的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为动脉硬化,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脂症,尤其是胆固醇(CHO)起重要作用。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作为血清CHO的主要载体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,高密度脂蛋白(HDL-C)是防止细胞摄取CHO,并将CHO从周围组织中转运至肝脏以分解排泄。载脂蛋白的A-1(APOA)为抗动脉硬化的因素,载脂蛋白的B-100(APOB)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[1]。因此血清TC,TG,LDL-C,APOB的降低及HDL-C,APOAR的浓度升高均有助于抗动脉硬化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从本文表3所示,经心脑仪治疗后,对TC,TG,LDL-C,APOB均有明显的降低,对APOA以及HDL-C则有明显的升高,尤其是APOA/APOB的比值增大,具有显著性差异(p<0.01)。 四、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的变化 心脑疾病患者由于年龄和动脉硬化的因素,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降低,尤其是心脏的收缩功能减退更为多见。从表4、表5所见,“心脑仪”治疗后,能明显降低心脏的前、后负荷,尤其是降低总外周阻力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(P<0.01),同时尚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,增高冠脉灌注压,改善血管机能,调整心室运动的协调性和主动脉的顺应性,从而使输出量增加,致心脏供血得到改善。 讨 论 心脑血管治疗仪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,主要是通过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电磁效应、热效应和微振动效应,主要起: 1、改善血液动力学:血液粘度与HDL-C浓度呈负性相关,而与LDL-C及TG呈正性相关,血液粘度与总外周阻力(TPR)又呈线性相关。从表2和表5揭示,“心脑仪”具有降低TG、TC、LDL-C和TPR、和升高HDL-C浓度的作用,因此降低了血粘度和总周阻力而改变血液动力学。 2、扩张微血管,加快血流速度,并起活血化瘀和缓解或消除气滞血阻的作用[2]。因此“心脑仪”治疗能改善心脑微循环障碍,增加心脑的血供和保护心脑血管的内膜。 3、调节血管张力和大脑皮层抑制和兴奋的平衡,且能消除神经的水肿和促进神经损伤后的修复[2],因此“心脑仪”具有扩张血管,安眠镇静而起降压的作用。 综上所述,“心脑仪”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,通过相关的客观指针检测,揭示疗效是显著的,且无任何副作用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 参 考 文 献 [1]Avogaro.p.et.al:LanceT.1979;1:901 [2]张育君等:《现代医疗仪器与应用》1996;8(1):10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