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帐号登录: 注册 登录
第一军医大学

第一军医大学

用精确的数据分析,证明疗效


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典型病例30例
陈银海 王淑美 赖蕴珠

脑栓塞 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
例一:肖XX男71岁。因头痛,呕吐,右侧肢体麻木,无力2h入院。
检查:BP24/13Kpa,被动体位,言语不清;肌力右上肢0级,右下肢Ⅱ级,右侧肌张力增高呈折刀样,右侧肢体感觉消失;右上肢腱反射减弱,右下肢活跃,病理反射(+);头颅CT:示左侧小脑,脑干出血;ECT示心肌供血不足。
诊断:1、左侧脑出血(小脑、脑干)
2、 原发性高血压病III期
3、冠心病
治疗:经“心脑仪”30次治疗后,病人神情,言语清楚,右上下肢肌力IV级,感觉恢复,能自行吃饭、穿衣,可扶拐杖行走:BP20/11Kpa,复查ECG示:正常,CT示:出血已吸收。
例二:赖XX男69岁。因右肢侧肢体无力、言语功能障碍1周,前来就诊。
检查:经神经内科教授诊断为“脑梗塞”,行颅脑CT扫描示: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,查体:血压175/100mmHg,心率84次/分,右侧肢体肌力Ⅱ~Ⅲ级,肌张力增高,右手精细功能较差,ADL能力明显下降,病理反射阳性。
诊断:脑梗塞(左侧基底节区)
治疗: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给予“心脑仪”治疗20次,取得了显着的疗效,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基本正常,右侧肢体肌力为IV-V级,手部精细功能恢复。
例三:叶XX男75岁,因右侧肢体无力10天入院。患有高血压病史多年,10天前上茶楼饮时突感右侧肢体无力,不能站立,头痛,呕吐,在外院急诊治疗后转入我院。
检查:BP25/14Kpa,右侧肢体瘫痪,右上肢肌力Ⅱ级,右下肢Ⅰ~Ⅱ级,肌张力减弱,右侧肢体感觉减弱,腱反射减弱,病理反射阳性。CT示:左侧丘脑内血肿;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。
诊断:1、左侧丘脑出血。
2、高血压病Ⅲ期。
治疗:经治疗仪治疗45次,患者血压为19/14Kpa,患感觉明显恢复,右上肢肌力IV+级,能独立行走。
例四:叶XX女60岁。因左侧肢体无力,活动困难两年入院。
检查:BP26/16Kpa,左侧肢体感觉减弱,上下肢力Ⅲ级,腱反射亢进,病理征阳性,右侧肢体感觉和肌力正常;ECG示:贯性心律,偶发房早,心肌缺血,左室肥厚;CT示: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,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,脑萎缩(右脑室扩大)。
诊断:1、脑梗塞后遗症
2、高血压病Ⅲ期
治疗:经治疗26次后BP/17/11Kpa,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,左侧上下肌力IV级,肌张力稍高,能扶拐杖行走。
例五: 金XX女55岁。因血压高13年,右侧肢体骨无力3月余,言语不能半天而入院。患者八二年开始感头晕、头痛,八六年感劳累后胸闷、气促,曾诊为“高心病”;今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、无力、活动不灵,口角歪斜,无言语障碍,在外院CT示:“双侧额后顶区多发性脑梗塞”,经治疗稍好转。今晨7:00起床后突然言语不能,右侧肢体活动较前笨拙。
检查:BP25/16Kpa ,神情,言语缓慢,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,计算力差;左面瘫,右上肢力Ⅲ级,肌张力高,右侧腱反射亢进,病理征阳性。CT示:多发性脑梗塞(双侧基底节区及左额颈部)。 ECG示:心肌缺血。
诊断:1、多发性脑梗塞
2、高血压病Ⅲ期
3、高血压病性心脏病
治疗:经15次治疗,患者言语功能明显改善,右侧肢体功能有提高,右侧肢体力IV+级,能独立行走。
例六:梁XX女73岁。因血压高6年,右侧肢体无力一月余入院。患者一月前上厕所时突发眩晕、头痛,三是后病情加重伴昏睡,右侧肢体瘫痪,大小便失禁,运动性失语,进食、饮人呛咳,曾在当地医院前后诊治病情稍好转后转入我院治疗。
检查:BP19/12Kpa,右侧肢体肌肉萎缩,双侧肢体肌力Ⅲ级,肌张力高,双侧健反射亢进,病理呈阳性。磁共振显示:包括延髓两侧在内多处脑梗塞。
诊断:1、多发性脑梗塞
2、高血压病Ⅲ期
治疗:经治疗20次,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,但言语功能及双侧肢体活动功能明显改善,双上肢肌力IV级,双下肢肌力IV+级,肌张力正常。
例七:张XX女64岁。因多发性脑梗塞、真性球麻痹,经内科治疗2月余转来我科。
检查:血压25/14Kpa,神志清楚,言语功能障碍(构音困难),四肢肌力正常,肌力Ⅲ级,腱反射活跃,双侧Hoffmann氏征(+),Babinskin氏征(+)。
诊断:1、多发性脑梗塞
2、高血压病Ⅱ期
治疗:经治疗25次,效果显着,言语功能正常,四肢肌力IV级,腱反射正常,可独自行走。
例八:林XX男66岁。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周入院
检查:左侧中枢性面瘫,左上下肢肌力Ⅱ-Ⅲ级,右上肢肌力0-1级,肌张力下降,腱反射减弱,Hoffmann及Behindski氏征(+),CT示:多发性脑梗塞,EFG示:心肌缺血。
诊断:1、多发性脑梗塞
2、脑动脉硬化
3、冠心病
治疗:经治疗20次,左侧肢体力基本正常,右侧肢体肌力IV级,能拐步行,且言语交流功能基本正常。
例九:韩XX男70岁。因头晕、左侧肢体无力,进行性加重半个月入院。
检查:血压24/16Kpa,神志清楚,语言功能障碍,左上下肢肌力0级,右侧肢体正常,左上下肢腱反射下降,Hoffmann及Babinskin氏征(+)。CT表示:左内囊后肢脑梗塞。
诊断:1、脑梗塞
2、高血压病Ⅱ期
治疗:经治疗15次,可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,左侧肢体肌力Ⅲ~IV级,血压19/12Kpa。
例十:林XX男46岁。因右面肢体无力7天,加重伴语言不清1天入院。
检查:BP26/14Kpa,神志清楚,语言功能障碍,右中枢性面瘫,右上肢肌力Ⅰ级,右下肢肌力Ⅱ级,腱反射减弱,病理反射(+)。CT示:双侧放射冠脑梗塞,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。
诊断:1、脑血栓形成
2、高血压病Ⅲ期
治疗:经治疗10次,病情明显好转,语言功能明显改善,右侧肢肌力有所增进,继续治疗10次,言语交流基本正常,肌力恢复IV级。
例十一:范XX女68岁。1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病,左侧肢体无力,不能活动,双下肢抽搐,口角右斜,言语不清,但无意识障碍。
检查:血压计160/90mmHg,神志清楚,心律绝对不齐,心音强弱不等,左侧肢体肌力0-1级,右侧正常,双上肢腱反射活跃,下肢腱反射减弱,病理征阳性。CT示:右基底节区脑梗塞,ECG示:心房织颤,心肌缺血。
诊断:1、脑梗塞(右基底节区)
2、冠心病 心房织颤
治疗:经治疗20次,言语主肢体活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,ECG的心肌缺血亦得以纠正。
例十二:邓XX女67岁。因胸脊膜瘤术后伴双下肢瘫痪一月余入院。患者于三年前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,于今年7月出现排尿困难及尿失禁,8月在某医院行“T6-8椎管椎管探查、硬脊膜肿瘤切除术”,术后出理双肢瘫痪,感觉减退,大小便失禁,脐以下出汗少,皮卢干燥,在该院经“疏经活血,神经营养剂、高压气、针灸”等治疗无好转,于10月转入我院诊治。
检查:下肢瘫痪,双下肢肌力零级,肌张力低下,T8以下感觉消失,大小便失禁。
诊断:T8脊膜瘤术后并双下肢瘫痪。
治疗:经治疗50次,病情有所好转,感觉平面下降至腰2,右下肢感觉恢复,左下肢感觉恢复至膝部,双下肢肌力Ⅱ级。
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、神经衰弱(失眠)、颈性眩晕、神经官能症
例十三:XX女52岁。因反复头晕、头痛、胸闷20年,加重心悸1天入院。患者反复头晕,头痛胸闷,劳累后加重,且经常失眠、多梦,经药物治疗可缓解,但停药不久即复发。昨天上述症状加重伴心悸,随入院治疗。
检查:BP28/12Kpa,心率92次/分,律齐,心尖部可闻及Ⅱ/6级杂音;ECG:贯性心律,陈旧性下壁心梗,低血钾,血清脂蛋白及亚组分:TG- 306.4,TC182.4,LDL-128.8,VDL-21,HDL-32.6,HDL2-2.6,HDL3-24,TC/HDL-5.6,LDL-4.0,HDL3-0.36.
诊断:1、冠心病
2、高血压病Ⅲ期
3、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20次,患者头晕、头痛、胸闷和心悸等基本消失,睡眠明显好转,每晚可入睡6小时以上,且少梦,BP20/8Kpa,复查脂蛋白为:TG-224.6,TC-180.6,LDL-114.2,VLDL-14,HDL-48.5,HDL2-15.6,HDL3-32.9,TC/HDL-3.5,HKL2/HDL3-0.47,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。
例十四:许XX男42岁。因反复心悸、胸闷17年,加剧1年入院。患者于17年前即开始常感心悸,有时伴有失眠、多梦、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。心悸多发生在睡觉、安静时,活动后心率加快时症状减轻,经反复治疗效果欠佳。今年初症状加重,经ECG检查有室性早搏而入院。
检查:BP21.5/11.5Kpa,心界不扩大,心率90次/分,A2>P2,心律不齐,早搏5-7次/分,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;ECG示:贯性心律,偶发室早,完全性右束支搏导阻滞,24h ECG示:频发室早;超声心动图示:心内结构及运动正常,心功能正常。
诊断:1、心律失常:偶发室早,完全右束支搏导阻滞。
2、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10次,心悸、胸闷明显好转,失眠、多梦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亦明显改善,每晚可入睡6-7小时,BP18/9Kpa,ECG示:贯性心律,完全性右束支搏导阻滞。

例十五:李XX女65岁。因头晕、头痛10年,加重伴胸闷、气短半年入院。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,头痛,呈阵发性,时有眼花、眩晕,今年2月上述症状加重,且发作频繁,伴劳力性胸闷、气短,血压波动在职60-190/90-100mmHg,经服药治疗效果欠佳。
检查:血压190/90mmHg,心率90次/分,律齐,A2>P2主动脉瓣区可闻及Sm2/6杂音。ECG示正常,超声心动图示:主动脉增宽,主动脉瓣钙化,左室舒张功能减退,脂蛋白及亚组分TG-144.5,TC-256,LDL-196.9,VLDL-12,HDL-47.1,HDL-27.1,HDL-5.4,LDL-4.2,HDL2/HDL2-0.18.
诊断:1、高血压病Ⅰ期
2、高LDL血症
治疗:经治疗20次,头晕、头痛、胸闷、气短等症状明显好转,血压稳定,BP140/80mmHg,脂蛋白及亚组分明显改善,特别是LDL降低显著TG-155.6,TC-180.4,LDL-124.2,VLDL-14.4,HDL-56.8,HDL3-38.4,TC/HDL-3.2,LDL/HDL-2.2,HDL2/HDL3-0.48.
例十六:刘XX男58岁,因突发心慌、胸闷2小时入院。患者两年前即常感心悸及心前区不适,曾经药物治疗好转,但仍反复发作。某晚突然自觉心慌、胸闷而急诊入院。
检查:BP13/8Kpa,ECG示:快速房颤,左前分支搏导阻滞,陈旧性心梗(下壁)。
诊断:1、冠心病
阵发性房颤
2、陈旧性下壁心梗
治疗:经治疗15次后,心慌、胸闷等症状消失,复查ECG示:贯性心律,陈旧性心梗(下壁)心律失常至于治愈。
例十七:蔡XX 女47岁。困反复心悸、胸闷8月余,加剧伴劳力性胸痛2周入院。患者于月前始感剧烈活动时出现心悸、胸闷,休息后可缓解,时伴头晕;2周前症状加重,反复出现心前区紧束、压迫感伴全身无力,每次发作约100分钟,需服用活心丹及臣床休息后方可缓解。经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而转来我科治疗。
检查:BP160/88mmHg,ECG示:心肌缺血,频发室早;脂蛋白:TG-268/dl,TG-240mg/ dl,LDL-160mg/dl,HDL-45mg/dl,TC/HDL-5.3,LDL/HDL-3.5。
诊断:1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律失常(频发室早)
2、高脂血症
治疗:经20次,心悸、胸闷及心前区疼痛症状基本消失,BP140/86mmHg,ECG示:贯性心律,偶发室早;脂蛋白:TG-216mg/dl,TG/HDL-5.3,LDL/HDL-3.5。
例十八:熊XX男55岁。因反复发作心悸、胸闷、心前区疼痛3年,3年前患者在一次体力活动中突发心绞痛,当场晕厥,经急诊以“急性肌梗塞”抢救及治疗后好转,此后心悸、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。近2周心悸、胸闷发作频,且伴头晕。
检查:血压180/105mmHg, 心电图示:心肌缺血,频发室早;陈旧性心肌梗塞。由心内科转来我科进行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1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陈旧性心肌梗塞
2、高血压病Ⅱ期。
治疗:经治疗10次,自觉症状明显减轻,继续治疗10次后,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查体: BP135/90mmHg,ECG示:贯性心律,陈旧性心肌梗塞。
例十九:文XX 女 58岁。因头晕、恶心呕吐及头痛伴颈部疼痛2周,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,耳鼻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。
检查:脑血流图示: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心电图无明显异常,颈椎X片示符合颈椎病改变,遂转来我科诊治。
诊断:颈性眩晕。
治疗:治疗20次,头晕、恶心呕吐及头痛症状基本消失,颈肩部疼痛亦明显减轻,复查脑血流图示完全正常。
例二十:黄XX 女 60岁。2周前突然眩晕,恶心、呕吐、大汗淋漓,伴一过性失语,经内科治疗后稍缓解,但仍时有眩晕发作,故转来我科治疗。
检查:ECG示:完全右束支搏导阻滞;头颅CT无异常;脑血流图示: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,颈椎X片示为颈椎病。查血压95/66mmHg,心率86次/分。
诊断:颈性眩晕
治疗:经治疗10次,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,血压为120/70mmHg,心率70次/分,出院后巩固治疗20次,自觉症状完全消失,复查脑血流图正常。
例二十一:陈XX 女 29岁。因失眠、多梦6月来我科治疗。患者半年来睡眠欠佳,尤其入睡困难,每晚睡眠时间2-3小时,且多梦,易惊醒,常夜间3~4点醒来,再也无法入睡,白天精眠神很差,为此非常烦恼。曾经心电图、脑电图,脑血流图检查未发现异常,亦经药物治疗,效果欠佳。后经人介绍来我科要求治疗“神经衰弱”。
诊断: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1次即感睡眠明显好转,继续治疗4次后睡眠完全正常,每晚睡眠6小时以上,梦境减少,且较易入睡,白天精神较爽。
例二十二:梁XX 女 43岁。因反复心悸、胸闷及心前区不适一年入院,查:血压135/90mmHg,心率74次/分,心电图、超声心动图及其它心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改变,经药物等多种治疗效果欠佳,近数月来伴失眠,精神不振,以“神经症”转来我科进行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
治疗:经治疗10次,心悸、胸闷及心前区不适等主观症状基本消失,且失眠亦得到控制,精神状况明显改善。
例二十三:林XX女38岁。因反复上腹胀痛2年,加重伴头晕、失眠2月入院。患者2年前始感上腹胀痛,反复发作,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,近2月症状加重,时有头晕且睡眠不佳,每晚只睡1-2小时,多梦,易惊醒,因而精神较差。
检查:除胃镜示轻度胃炎外,其它均未发现异常,消化科治疗无明显疗效,以“胃神经症”转来我科治疗。
诊断:胃神经官能症、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3次,即感上腹胀痛好转,5次治疗后睡眠改善,精神状况有所好转,共进行治疗10次,上腹部症状及头晕基本消失,睡眠正常
例二十四:杨XX 男 44岁。因头晕、失眠、全身乏力3月入院。主要表现入睡困难,夜间易醒,难再入睡,每晚睡眠时间小于3小时,且多梦,日间头晕,精神较差。
检查:无阳性发现,心电图、脑电图及各项化验均未见明显异常。曾服“安眠药”有一定效果,但停药后则无法入睡,故转来我科进行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神经衰弱
治疗:给予治疗13次效果显著而出院,睡眠时间每晚6-7小时且睡眠较深,日间无头晕,精神状况好。
例二十五:陈XX 男 37岁。睡眠障碍4月,多梦,精神不安,一般晚8时上床,约11时入睡,可睡2小时左右,若超过11时上床,则整晚难入睡。曾服药治疗后稍有好转,停药后则又如前,感到很痛苦,经介绍来我科进行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10次,睡眠明显改善,纠正了药物依赖性,每晚可睡6小时左右,且不受何时入睡的影响,日间精神良好。
例二十六:邢XX 男 34岁。陈发性心悸、胸闷2年余,加重伴焦虑、疑病半年余,发病后全身不适,周身疼痛,近半年睡眠障碍,多梦,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,经多种治疗均无效,遂转来我科进行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神经官能症、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15次,心悸、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,精神状况明显改善,睡眠亦恢复正常。
例二十七:陈XX女48岁。近半年来反复发作头痛、头晕伴右上肢无力,无恶心呕吐,精神差,时有心慌、胸闷等不适,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,且发病后睡眠很差,梦多,易惊醒,服“安眠药”只能保持1-2小时的睡眠,经介绍来我科要求做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交感神经型颈椎病,神经衰弱
治疗:经治疗20次,头痛、头晕、右上肢无力、心慌、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,失眠得以纠正,每晚可睡7小时左右。
例第二十八:杨XX男57岁。因“冠心病、心绞痛”1年入院,经心内科治疗好转,但患者患病以来长期失眠,每晚只睡眠约2小时,曾经多种治疗效果欠佳,后持续依赖药物方可入睡,停药后则难入睡,临出院前被介绍来我科进行“心脑仪”治疗。
诊断:1、冠心病、心绞痛
2、神经衰弱
治疗:刚开始进行本“心脑仪”治疗时,患者并不相信“心脑仪”会有效果,经治疗2次则见效,5次后可完全不用服药即可入睡,后坚持治疗10次自觉症状完全消失,出院。
例二十九:管XX 女 42岁。因阵发头晕,颈痛7-8年,加重1天伴左半身麻木于95.9.10入院。
检查:血压200/120mmHg;ECG示:大致正常心电图(轻度ST-T改变);CT示:正常;超 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负荷过重,TCD示:右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高;脑动脉轻度硬化症;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粘度:8.43,低切全血粘度:9.31,血浆粘度1.87。
诊断:高血压病
治疗:经治疗20次后,头痛,头晕及肢体麻木症状消失;血压为130/70mmHg,超声心动图:心功能正常,脂蛋白及亚组分:TG98.6,TC186.5,LDL122.4,HDL65,TC/HKL2.9,LDL/HDL1.9;血液流变学:高切全血粘度7.45,低切全血粘度9.11,血浆粘度1.56。疗效满意后出院。
例三十:梁X英 女 60岁。眩晕伴恶心、呕吐4天
病史:4天前因“打麻将”时间过长,夜间出现眩晕及摇晃感。伴恶心、呕吐,颈部活动后症状加重,且不能仰卧,需俯卧,方可稍为缓解,经五官科检查排除前庭功能性疾病,后拍颈头椎X片示为颈椎病,脑血液图:椎一基底动脉供血明显减少。
诊断:颈性颈晕
治疗:经治疗10天次后眩晕等自觉症状明显缓解,20次后症状消失,颈椎可自由活动,复查脑血流图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基本正常。

020-000000
在线客服
 
 
——————
热线电话

0756-3372681
0756-3347287

www.zhhcyl.cn

website qrcode